房价不得低于备案价的85%,房价不能下跌?未来房价走势清楚了

2021-08-25       浏览次数:58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年以来,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特别是3月份之后,很多人都不再看好今年房价的走势。而对于房企来说,在不断收紧的楼市调控政策下,房企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不仅融资受到了影响,同时房子也越来越难卖了,这些房企们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张。作为高负债高周转的行业,大部分房企也都是高负债高周转的,所以现如今很多房企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并且很多房企的负债率越来越高。面对困境,房企们必然要想办法去获得资金解决资金链紧张和高负债问题,而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价促销,吸引市场中的刚需购房者来购买房子。对于大部分刚需购房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购买力低,所以开发商降价幅度越大,就可以吸引越多的刚需购房者来购买房子。

 

随着2021年接近尾声,房企们的销售压力越来越大了,为了获得流动资金和靓丽的财报数据,现在开发商降价促销的力度越来越大了。根据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很多房企的平均售价相比年初都降低了不少。就比如相比于今年1月份的平均售价,万科降了2890元、碧桂园降了280元、恒大降了696元、融创降了1980元、保利降了5200元,可以看出,这5家大型房企的房子售价都降低了不少。当然,除了这些大型房企之外,其他房企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大部分房企也都推出了降价促销活动。所以,相比于之前,现在买房子可以享受比较多的优惠活动,特别是越到年底,可能优惠力度会越来越大。

虽然目前大部分开发商都已经推出了降价促销活动,但是目前的房价依然非常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平均房价为9860元/平方米,而截至2021年1季度末,全国新建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已经超过了11030元/平方米。并且这还只是平均房价,很多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房价更是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一平方米,很多刚需家庭根本就买不起房子。特别是对于工薪阶级来说,面对这么高的房价,只能选择望楼兴叹。因此,面对这么高的房价,人们只能期望房价能够真正地跌下来,让他们买得起房子。现如今,在楼市调控政策下,房价已经出现了下跌的迹象,特别是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了不小的跌幅。但是随着房价不断出现下跌的情况,“限跌令”又重出江湖了。


 

而一些城市的楼盘由于房价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在当地确实引起了很大的风波。因此,为了防止开发商过度打折,湖南省岳阳市出台了2021年的首个“限跌令”,要求“房价不得低于备案价的85%”,也就是说,以后开发商降价促销,最终的降价空间最多也是15%。很多人都开始担心起来,担心房价下跌太多了。那么,“限跌令”对楼市来说意味着什么、传递出什么信号?现在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第一:房价限跌,说明房子的投资价值越来越低了

很多人说“限跌令”利好楼市,因为在“限跌令”的影响下,房价跌不下来,以后房价还会出现继续大涨的情况。但是在笔者看来,恰恰相反,“限跌令”反而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房价的投资价值越来越低了。房价需要阻止下跌时,房价上涨的概率就会远远小于下跌的概率。

现如今,很多人购买房子都是以投资为目的,特别是很多投资客,他们都囤积了大量房产。而随着房子投资价值越来越低,很多投资客就将开始大规模抛售房产。就比如现在,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都在不断激增,像北京、郑州、武汉、成都和重庆等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都超过了10万套房子。而随着二手房的挂牌量越来越高,二手房过剩现象将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房子的投资价值越来越低,这将更加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地发展。


 

第二:房价走势将出现分化

为什么说“限跌令”预示了房价走势的分化呢?这是因为目前一些城市的房价需要“限跌令”来阻止房价下跌,而一些城市的房价需要用调控政策来限制房价的上涨。从这之中就可以看出,目前的房价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单方面上涨了,而是有涨有跌。

对于一二线热点城市,由于人口持续不断流入,城市中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对住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也会导致房价会慢慢出现上涨的情况。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目前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人口都在不断流失,周边大城市对这些城市的人口吸虹效应越来越大。随着人口不断流失和住房资源过剩,未来这些城市的楼市将出现房多人少的现象,到那时,房子可能出现降价也卖不掉的情况。


 

当然,房价除了在城市和区域之间出现分化的现象之外,同时也会在房子的品质和物业服务水平之间慢慢发生分化。房子是人们居住的位置,当人们解决了基础的住房问题之后,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人们对房子品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在未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将越来越好,所以未来那些品质好的中高端住宅将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打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收集于网络,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楼讯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邮箱:355671681@qq.com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