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决断:地产复苏得如何了?

2023-04-12       浏览次数:163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二季度行情徐徐展开,随着宏微观复苏走向数据验证,以及业绩报告进入密集披露期,A股迎来了“四月决断时”。而毫无疑问,当前“分化式复苏”是经济主要特征之一,其中影响最大、分歧较高的房地产仍是市场关注焦点。乐观者认为高能级城市回暖有望带动全行业复苏进程,供给侧出清后龙头更有望受益于集中度的持续提升;而悲观者则认为,购买力的释放只是暂时的,多数家庭仍处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阶段,地产信心还未全面归来。那么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态势究竟如何?后续走势又将如何?n 复苏图景1:高能级城市率先迎来“小阳春”

尽管从总量看,今年以来房地产数据复苏势头显著,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1-2 月同比 2.3%,3月更是同比高增17.9%;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从去年的-10%收窄至-5.7%,但房地产复苏也确实呈现明显“结构不均”特点。其一,高能级城市复苏趋势更为显著:三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加43.59%,其中一线城市同比增速为63.02%,明显快于二、三线城市的32.94%和53.31%。一方面是积压的需求集中释放,另一方面也受益于前期地产深度调整的低基数效应,且一线城市相较房市调整前,同比增幅依旧最靓眼。

 

 复苏图景2:二手房热度高于新房销量

其二,二手房成交数据更为亮眼。今年2月,二手房销售当月同比增速为 137.9%,而新房仅为31.7%。这背后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城市“带押过户”优化二手房交易流程,对提振交易热情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购房者对期房交付仍存在不确定性担忧。不过目前二手房价格除一线城市外,均有所回落,这或成为观察复苏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尤其当前低能级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的增幅较大,但价格走低,或反映居民套现离场需求,如果二手房-商品房修复的逻辑不畅,地产行业可能难以迎来真正的“春日”。

 

 一季度地产趋势性回暖,但持续性仍要放平心态

目前而言,一季度地产的趋势性回暖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认成交规模中有一部分是此前被积压需求的释放,而二季度这部分积压需求的推动作用会大大减弱。同时,这三年来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交房信任度下降,“房住不炒”等因素影响,本轮地产修复的长期斜率或已出现下调。总体看,本轮地产修复至今约2个季度,复苏仍是“小荷尖尖角”,未来只要伴随供需两端政策的宽松预期出现,地产仍有修复空间。

 

 政策纾困仍在路上,短期业绩关注度提升下,房地产的价值风格有望受益

4月随着宏微观复苏正走向数据验证,若出现较多关于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警示信号,则有望引起政策预期变化:政策纾困仍在路上,以地产链为主的价值风格有望接力演绎。同时在近期房企陆续披露的年报与季报中,尽管受行业基本面下行与拿地成本影响,但部分top房企与央国企营收端仍然可观,业绩的确定性有望提升市场关注度。对房企来说,改善的核心在于销售端,只有耐心等待市场筑底回升、居民需求改善,同时保交付、积极推盘去化,才能拥有抗周期韧性。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打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收集于网络,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楼讯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邮箱:355671681@qq.com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